国产精品嫩模大尺度视频,久久久www.,怡红院在线a男人的天堂,国产精品女主播

政治建會 團結立會 服務興會 改革強會
English|長者模式退出長者模式
首頁
首頁>全聯工作>地方工作

筑牢民營經濟領域糾紛化解“第一道防線”——安徽省工商聯發揮商會調解優勢護航民企發展

發布時間:2025-07-04 信息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字號:【

       隨著民營經濟的發展,企業之間矛盾糾紛多發頻發。由于企業自身化解糾紛能力弱,主要采取法律訴訟渠道,不但占用大量司法資源,且易激化矛盾、執行難度較大。

  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省桐城市六尺巷考察時指出:“人民內部矛盾要用調解的辦法解決?!庇浾吡私獾?,近年來,安徽省工商聯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發揮商會調解作用,實現商人糾紛商會解,推動“案結事了人和”,成為工商聯和商會化解民營企業矛盾糾紛、助推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的重要舉措。

  健全組織網絡體系,把矛盾解決在萌芽、化解在商會

  20245月,滁州市總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收到法院發來的某租賃合同案件,安徽某工程機械租賃公司與滁州市某建筑工程公司簽訂《機械租賃合同》,建筑工程公司在支付16萬元租金后,剩余5萬元未支付。多次催要無果后,機械租賃公司將建筑工程公司對接人錢某訴至法院。

  詳細了解案情后,調解員蔣曉云與雙方進行了兩次線下溝通,一次線上視頻調解。經過耐心地釋法明理,最終雙方就調解意見達成一致:建筑工程公司于約定日期前一次性支付欠款,如未按照約定履行付款義務,須支付違約金,機械租賃公司有權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至此調解圓滿結束。

  “隨著人們法律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糾紛起訴到法院。部分公司通過更換法人轉嫁債務風險,所以必須仔細審核材料,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切勿‘一刀切’,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不違背法律、不背離人民。”蔣曉云說。

  上述案件入選全國工商聯2024年百佳商會調解典型。據悉,近年來滁州市工商聯堅持先行試點、以點帶面,在全省率先成立滁州市總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指導推動市內各級商會成立調解組織,參與訴前調解,在優化法治環境和完善基層協商治理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而這正是安徽省工商聯“省級先行探索、市級試點推進、市縣全面鋪開、延伸商會觸角‘四步走’路線”的其中一環。

  為營造商會調解的濃厚氛圍,20192月,安徽省工商聯在全國率先成立省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當年成功調解各類案件1051件,形成良好示范效應。同時,在滁州市率先試點、全域推進,形成“滁州經驗”,滁州市總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被司法部表彰為“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委員會”。此外,將推動商會調解納入省政府月度重點調度工作,加強工作督導,安徽成為全國唯一實現省市縣三級商會調解組織和調解工作全覆蓋的省份。目前已推動全省680家工商聯所屬商會成立了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或調解工作站,占比47.2%。各級商會人民調解組織共調解民營企業民商事和勞動爭議案件3854件,調解成功率85%。

  安徽省工商聯相關負責人表示,“四步走”路線織密了商會調解組織網絡,真正發揮出商會調解的優勢作用,讓企業可感可及、從中受益,也讓商會組織的凝聚力和商會調解的影響力得到了有效增強。

  健全工作保障體系,確保調解長效運行、更富成效

  合肥市廬陽區擁有安徽第一商圈四牌樓商圈。針對商事糾紛較多的實際,區工商聯以區總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為中心,逐步組建了11個街道、鄉鎮商會工作站及四牌樓商圈工作站的“一中心、多站點”商會調解“廬陽模式”。

  2023年,廬陽區逍遙津街道商會受理了一起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潘某某等19名小微企業店主因沒有按期繳納房租,合肥某商業運營管理公司提出解除租賃合同。商會調解員和法院工作人員將雙方召集在一起,將“以和為貴”“和氣生財”的傳統商業文化融入調解全過程。最終,租賃合同解除、租金支付、保證金返還等問題得以解決。法官當場對人民調解協議進行了司法確認。

  訴調對接和商會調解平臺受理商事糾紛的“廬陽模式”,調解成功率達到70%,企業在遇到問題時能夠就近、及時獲得專業調解服務,為維護區域經濟秩序的穩定發揮了關鍵作用。去年12月,廬陽區工商聯《探索建立“一中心、多站點”商會調解模式打造商會調解新樣板》獲評全國工商聯系統2024年實踐創新成果獎。

  為確保商會調解長效運行,安徽省工商聯首先強化制度指引,與省高院、省司法廳聯合印發《關于推進商會人民調解工作的實施意見》,成功發布全國首部商會人民調解團體標準,強化制度指引。其次,將商會人民調解工作經費落實情況納入政府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形成“財政保障為主、商會資金為輔、法院和仲裁機構案件補貼”的多元經費保障體系,落實經費來源。全省各級商會調解組織全部設置了專門的調解室,在各基層法院都設立商會調解工作站,將辦公場所和設施全部落實。同時,為使商會調解更富特色和成效,各級商會調解組織聘請專職調解員304人、兼職調解員1267人。一批懂經營會管理、有行業影響和威望的企業家親身參與調解。

  四年多來,全省各級商會調解組織通過工商聯商會調解平臺,已累計調解民營企業民商事和勞動爭議案件12.3萬件,商會調解案件數居全國第一。通過調解“化干戈為玉帛”,成功維護了民營企業的合法權益。2024年,全國工商聯在安徽舉行商會調解觀摩交流活動,將“安徽經驗”推向全國。

  健全部門協同體系,多方聯動推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2022年,某農業公司與某生態公司簽訂四份綠化苗木購銷合同。后經雙方結算,生態公司尚欠農業公司苗木款106萬余元。多次索要欠款未果后,農業公司將生態公司訴至法院。

  安徽省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受合肥市蜀山區人民法院委托進行調解。商會調解員發揮商會懂行業規則、商業慣例等優勢,精準把握爭議焦點,從回應原告的利益關切點、確保調解方案合情合理出發,及時居中協調。最終,雙方簽訂調解協議,被告按調解協議約定分期支付貨款,現已全部履行完畢。

  “小微企業間的欠款糾紛,如不能及時化解,易加劇企業經營困難并產生連鎖反應。如果‘一刀切’直接判決,不利于糾紛實質解決。法院與商會聯合化解糾紛,不僅促成雙方高效、低成本、不傷和氣地解決問題,也修復了商業關系,實現雙贏共贏。該案例還入選了最高人民法院多元解紛案例庫。”安徽省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負責人表示。

  當前,民營企業尋求解決矛盾糾紛的途徑主要是訴訟和仲裁,為推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安徽省工商聯建立“法院+商會”聯動模式,與省高院聯合出臺全國首個推進商會人民調解協議司法確認規定,打通“商會調解+司法確認”綠色通道,加強基層法院商會調解工作站建設。2020年以來,調解法院委派案件10.5萬件,占總調解案件的86%。建立“勞動仲裁機構+商會”聯動模式,僅安徽省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就調解民營企業勞動糾紛1萬余件。全省各級工商聯調解組織靠前服務,主動承接法院、仲裁機構委托委派案件。

  近年來,商會調解組織還不斷加強與法院、人社、司法行政部門的聯系溝通,建立完善訴調對接、裁調銜接機制,保證調解案源、發揮調解效能、實現訴源治理。商會調解日益成為化解企業矛盾糾紛、優化發展環境的重要渠道。

  健全法律服務體系,筑牢民企糾紛源頭防線

  為筑牢民企糾紛源頭防線,安徽省工商聯延伸調解服務,開創“調解+普法”,堅持調前講法、調中明法、調后析法,引導民營企業防范化解法律風險。常態化開展民營企業“法治體檢”活動。加強“調解+規范”,突出抓前端、治未病,結合案件情況,分析糾紛成因。指導企業修訂規章制度,規范經營管理。深入分析研判企業糾紛發生的深層次原因,及時通過參政議政、社情民意信息、公檢法司合作機制等渠道向地方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反映。開展“調解+信訪”,積極參與地方平安建設,參與調處勞資糾紛、物業合同糾紛等群體性信訪事項,打造矛盾糾紛“終點站”。不斷深化拓展“調解+”工作鏈,既化解涉企糾紛、推動案結事了,更貫穿教育引導,從民營企業端助力營商環境優化。

  安徽省工商聯相關負責人表示,工商聯及所屬商會是社會治理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商會調解以柔性方式調整社會關系,將矛盾化解在基層、化解在民間、化解在萌芽狀態,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防范化解民營經濟領域風險的“第一道防線”,也是創新社會治理的重要途徑。充分發揮商會人民調解高效便捷、成本較低的優勢,實現了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符合企業發展利益、符合社會發展需求,促進和諧穩定,對優化營商環境起到重要作用。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520日,民營經濟促進法正式施行。安徽省工商聯相關部門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省工商聯將加大力度、創新方式進行接地氣、有針對性的宣介解讀民營經濟促進法,幫助民營企業學好用好這部法律,提升法治意識和依法維權能力,在不斷優化的法治環境中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抓住實施的重要機遇節點,會同有關方面相互貫通、形成合力,聚焦法律條文細化落地,推動各項政策措施精準滴灌、直達企業,切實將法律制度成果轉化為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讓民營企業在法治護航下放心投資、安心經營、專心發展?!?/span>

相關鏈接

郵編:100035

地址:中國 北京西城區德勝門西大街70號

ICP備案編號:京ICP備18056091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10346號

微信公眾號